一、清楚各科考察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级造价师各科考情,这一科目考什么,会怎么考?各科目有什么特点?
1、造价管理科目特点 造价管理科目考察范围广泛,知识点零散,知识点之间关联度较低,但是知识点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没有很难理解的点,整体来说难度不大。
2、工程计价科目特点 工程计价科目计算题较多,各章节内容关联性较强,学习时思路一定要清晰,最好是配合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难度中等,重在理解,注重计算题。
3、技术与计量科目特点 技术与计量科目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科,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公式,而且考察的方式也非常灵活,是四个科目中难度较大的一科,需要多花时间进行备考。
4、案例分析科目特点 案例分析是4个科目中最难的一科,也是很多考生最头疼的科目,综合性非常强,计算量大,每个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与前面三个科目都有关联,需要在掌握了前三门科目的基础上,再用相关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二、了解各科章节的重点
1、《造价管理》章节分值分布及考题特点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科目的考察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考特点、方法、数字等,小部分计算题(5%)左右,个别识图分析题。
可见,一造管理的难度不高,只要各位考生能有效掌握历年高频考点,通过一造管理科目考试还是相对轻松。
考题特点
①、基本考点稳定考:80%的题来自20%的基本考点;高频考点重复考;新增知识点,大改知识点出题机率大。
②、在考试中,第三、六章占据了整个考试的半壁江山,第一、二章占比不足20%。
③、管理科目有各章节相对独立的特色,各章节学习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将有限的时间、精力优先投入重点章节,相对次要章节可以安排在最后。
2、《工程计价》章节分值分布及考题特点
《建设工程计价》为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基础科目,是以造价构成、计价原理和方法,以及不同阶段的造价计算为主线,讲解建设工程的计价。基本考点稳定考:80%的题来自20%的基本考点;高频考点重复考;新增知识点,大改知识点出题机率大。
考题特点
①、计算题型较多,15-18个左右,难度中等,尤其是要掌握书上有例题的计算题型;各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学习时思路一定要清晰,重在理解。
②、从目前来看,以合同价款的约定、调整、支付和结算为核心的“工程价款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能力新的核心要求,因此第二章和第五章的分值保持相当高的比例,且这两章知识点较多,便于设计各种不同的选择题型,考生应对这两章的具体知识点掌握尽可能详尽。
③、计算题数量的变化会直接决定考试的难度,计算题的数量将维持在15题左右的水平。计算题将主要集中在前三章,不过在第五章“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结算”中也会有一定数量的计算题出现。
3、《土建计量》章节分值分布及考题特点
考题特点
①、从广度上来说,多考点题增加;
②、从深度上来说,试题呈现细微化趋势;
③、考题重复率在10%以内,但第5章除外;
④、题目分布相对固定,变化不大;
⑤、考理解,书上没有现成答案。
4、《安装计量》章节分值分布及考题特点
考题特点
①、内容多且杂,记忆量大;
②、针对性能、特点、用途进行比选与判断;
③、考点直接明了,几乎不牵涉理解、运用的内容;
④、必做题是安装计量考试的重点,必须重点学习;
⑤、出题的形式基本上是教材中直接摘抄出的原句。
5、《案例分析》章节分值分布及考题特点
案例与其他科目之间的关系
①、联系:案例分析综合了管理、计价和计量中的相关内容,学习管理、计价和计量后再学习案例是有一定程度帮助的。
②、区别:但案例和管理、计价、计量的侧重点不同,在其他科目出现的常考点有可能在案例之中不考或者只需要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即可,甚至有的知识在其他科目中是正确的,而在案例这一章是错误的。
③、对于案例本身的复习一定要按案例考试本身的体系进行复习,其余科目的相关知识作为解释及补充。
三、教材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选取好的教材复习备考对于我们考试来说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科目认准官方出版社的就行,管理、计价、计量的认准中国计划出版社就行,案例的认准中国城市出版社,这样基本上不会买到假教材了。教辅是基于教材内容的分析与解读,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深入浅出,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教材中的那些晦涩难懂的考点,同时辅以典型例题、应试技巧等版块,指导掌握知识重点。
四、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学习
(全职备考)上午8点-12点:看教材搭配资料学习完2-3个小的章节内容,留半个小时刷题;早上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多背一些重点知识内容,中午可以午休一会,下午2点-5点:同样学习2~3个章节知识点,留半个小时刷题;晚上8-10点:回顾总结白天复习内容查缺补漏自己的错题
(兼职备考)因为工作原因大家要兼顾工作,所有可能白天很多时间都是用在上班上面,所以建议晚上下班后多用于学习章节知识点借助教材资料或者网课,刷题全部集中在白天有空的时候进行,这样效果最好而且也不影响工作,具体的因为可能有变动所以自行安排,建议晚上7点钟左右就开始复习备考
7月——8月我们主要是强化知识点、查缺补漏最好是由渐入深,梳理新教材脉络,重点复习恒重考点,这个阶段最高效的复习状态包括:钻研重难点知识,记忆高频考点及公式。
9月——10月我们主要找到薄弱地方,重点攻克最好是模拟考试演练、横扫知识盲区、巩固学到的知识,这个阶段最高效的复习状态包括:攻克自己的薄弱科目及知识,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备考状态,根据错题本回顾错题。
关注新弘承微信公众号:新弘承
及时获取最新备考资讯,微信智能题库随时演练。